|                            大气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卫生检验标准方法(气相色谱法) 卫生检验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居住区大气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浓度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居住区大气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浓度的测定。也适用于公共场所空气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测定。             2 原理             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在色谱柱中与共存程序控制物质*分离后,用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以峰高定量。             3 试剂和材料             3.1 三氯甲烷:色谱纯。             四氯化碳:色谱纯。             1.1-二氯乙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二氯甲烷:均为分析纯。             3.2 固定相:5% SE-30 Chromosorb WAW-DMSC MHSH 60~80。             4 仪器和设备             4.1 气相色谱仪:配电子捕获检测器。             4.2 色谱柱:长 2m,内径 3mm的玻璃柱,内装 SE-30固定相。             4.3 采气袋:塑料铝箔复合膜采气袋,容积 400mL。             4.4 注射器:100mL、50mL、1mL、1μL、10μL、100μL。             4.5 烘箱:0~200℃。             上述器材预先清洗,注入气相色谱仪应无卤代烃峰出现。             5 采样             用注射器将现场空气打入采气袋内,使之涨满,然后放掉。如此反复三次,zui后打满后,用硅橡胶垫密封进样口。写上标签,注明时间,地点。             6 分析步骤             6.1色谱分析条件常因实验条件不同而有差异,所以应根据所用气相色谱仪的型号和性能制定分析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色谱条件(见附录A)。             6.2 标准曲线的绘制和测定校正因子             6.2.1配制标准气体             a. 取0.34μL(d 20℃/4℃ 1.47)三氯甲烷注入充有氮气内装一小铝箔片的100mL注射器中,放入烘箱内(70~80℃),混匀平衡 10min,放置室温稳定后,其标准气浓度为 5μg/mL。             b. 取0.31μL(d 20℃/4℃ 1.62)四氯化碳用同样方法注入 100mL注射器中,其标准气浓度为5μg/mL。             6.2.2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 4 个充有氮气的100mL注射器,分别加入三氯甲烷标准气体0、40、80、120μL(浓度为0、2、4、6μg/L)和四氯化碳标准气体0、10、30、50μL(浓度为0、0.5、1.5、2.5μg/L)。将上述各浓度标准气重复测定用歇,取10μL进入气相色谱测定,记录保留时间定性,用平均峰高或峰面积与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浓度绘制标准曲线。             6.2.3测定校正因子             在样品分析的同时,取与样品中含量相接近的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标准气体,按 6.2.2操作测得保留时间和平均高峰,按式(1)计算校正因子:             ¦ =c0/h0 ..........................................(1)             式中:¦ ──校正因子;             c0──标准气体浓度,μg/m3;             h0──平均峰高,mm。             6.3 样品测定             用微量注射器进样品气10μL,按6.2.2项操作,以保留时间定性。同时取没有卤代烃峰的空气作空白。量出峰高,以样品峰高减去空白峰高和差值,在标准曲线上查出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含量。             7 结果计算             7.1 将采样体积按式(2)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             V=Vt×T/(T+t)×P/P0..............................(2)             式中: V──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L;             Vt──采样体积,由采样流量乘以采样时间而得,L;             T──标准状态下的温度,273K;             t──采样时采样点的气温,℃;             P0──标准状态下的大气压力,101.3kPa;             P──采样时采样点的大气压力,kPa。             7.2 空气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浓度的计算:             7.2.1用标准曲线则按式(3)计算:             c=a/V...............................................(3)             式中:c──空气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质量浓度,mg/m3;             a──样品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浓度含量,μg;             V──标准状态下采样体积,L。             7.2.2用校正因子可按式(4)计算:             c=(h-h0)¦ /V......................................(4)             式中:¦ ──由 6.2.2 项测得的校正因子,μg/mm。             其他符号同上。             8 方法特性             8.1 检出限             当进样量为 10μL时,检出限三氯甲烷为0.15mg/m3;四氯化碳为 0.03μg/m3。             8.2 精密度             当三氯甲烷浓度为 4mg/m3~30mg/m3时,四个试验室 8 次重复测定变异系数为6.0%~             2.0%。             当四氯化碳浓度为0.5mg/m3~2.0mg/m3时,四个试验室 8 次重复测定的变异系数为5.8%~1.2%。             8.3 准确度             当三氯甲烷浓度为 4mg/m3~30mg/m3时,平均回收率为92.8%~100.1%。             当四氯化碳浓度为0.5mg/m3~2.0mg/m3时,平均回收率为99.4%~99.8%。             8.4 测定范围             当进样量 10μL时,三氯甲烷检测范围为0.15mg/m3~30mg/m3,四氯化碳检测范围为0.03mg/m3~4mg/m3。             8.5 干扰与排除             由于采用了气相色谱分离技术,使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与共存物三氯乙烯、二氯甲烷、1.1-二氯乙烷、四氯乙烯等*分离,不干扰测定。                           附录 A             色谱分析条件实例和色谱图             (参考件)             A1 色谱分析条件             色谱温度:50℃;             检测室温度:300℃;             气化室温度:300℃;             载气(N2)流速:30mL/min。             A2                           0─空气;1─二氯甲烷;2─三氯甲烷;3─二氯乙烷;             4─四氯化碳;5─三氯乙烯;6─四氯乙烯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归口。             本标准由辽宁省卫生防疫站、辽宁省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辽阳市卫生防疫站、沈阳市防疫站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小芳、杨明、连伟、沈柏利、王美菡、姜树秋、吴百禄、袁雪芬。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负责解释。                            |